摘要:于是,这就产生了货币数量与经济活动之间的“均衡”问题:如果相对于经济活动来说,货币数量太少或者太多并且短时间调整不过来的话,经济危机就会发生。这场萧条再次蔓延到欧洲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。俄乌冲突会引爆下一次“大萧条”吗?“大萧条”其实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充分表现形式。
设想能源价格激增,工厂将面临停工风险,资源成本上扬,企业成本负担加剧,利润下滑,并可能触发大规模裁员。同时,粮食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民众生活。若粮食价格失控,社会稳定将面临严峻挑战。上述情形,令人担忧不已。
西方经济学:大萧条的多种解释
西方经济学界对大萧条成因提出超过20种观点,涵盖凯恩斯主义、货币主义、真实商业周期理论和奥地利主义,各自持不同立场。然而,所有解释都聚焦于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间的“平衡”问题。货币供应不足或过剩,若无法迅速调整,将引发经济危机。这类严重经济动荡非市场机制所能救治,甚至可能孵化出极端分子,如希特勒。
在“新政”阶段,美国财政支出显著依赖自1933年以来欧洲大量黄金流入。此现象促使欧洲各国货币大幅贬值,触发了一场全球货币贬值竞赛。遵循金本位制的货币策略看似合理,却最终在1937年引发美国财政紧缩,进而触发1937-1938年的经济衰退。不过,资本主义货币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仅被表面处理,其深远影响至今未消。
战后经济危机:历史的重演?
在1952至1953年间,包括英美法德在内的多国遭受了战后较重经济衰退。尽管各国应对妥善,避免了股市崩盘等重创经济危机来了,但危机并未完全消退。自1950年代中期,涌现了大量高级且复杂的市场,如1957年设立的欧洲债券市场等。增加更完善的市场的措施成为防范危机的关键。此策略导致,后续应对经济衰退的方法更显高效:通过印刷货币借贷给交易方,并创设新市场以吸收这些货币。
虽然该策略初看有效,实则治标不治本。1987年的“黑色星期一”金融事件中,此策略应运而生,并逐渐演变为处理危机的标准模式。伴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创生,结构日益复杂,其吸纳资金的欲望持续增强,迫使西方央行不得不释放更多货币以迎合这一需求。这种负面循环引发质疑:我们是否正朝着另一场大萧条迈进?
资本主义的货币与经济关系:永恒的难题
"‘战后’标识着自二战结束至今的国际秩序架构,类似地,‘大萧条后’用作自1933年起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架构的形容。资本主义中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未变,经济危机的阴影始终难以消除。危机的每一幕结束,只是危机形态或空间上的转换,或是爆发时间的推迟。故而,即便现货市场未出现实际‘缺货’,只是预期‘缺货’的担忧,也能触发价格机制故障,继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。"
截止2022年3月,西方国家面临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可能,但仍未进入不可逆转阶段。此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自身政策,未来走向掌握在他们手中。然而,这种依赖政策调整的“侥幸”能维持多久?我们能否真正预防“新大萧条”的爆发?
金融市场:复杂与危险的交织
金融市场之复杂程度,既成就其诱人之处,亦潜藏危险因素。金融创新持续发展,带来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与市场。尽管这些市场为投资者拓展了选择空间,但同时也抬高了系统性风险。一旦某一环节失守,便可能触发连锁效应,引发市场全面崩溃。此种复杂性伴随的风险交织,如同古语所云:“水能覆舟,亦能载舟。”
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显著提升了危机扩散的迅猛性和广泛性。一国金融动荡或许在短期内蔓延至全球。如此全球化市场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,也成为经济风险集聚的温床。我们能否在享受金融便利的同时,规避潜在风险?
政策应对:治标不治本?
在经济危机面前,各国政府普遍实施多项政策以应对,尽管这些策略在初期可能奏效,却往往未能触及问题核心。以货币政策为例,虽短期可提振市场情绪,但长期则可能引致通胀和货币价值下降。此类治标不治本的应对策略,引发了关于是否能成功避免“新大萧条”的疑虑。
政策成效受诸多要素制约,包括政府执行力度、市场响应速率及国际环境波动等。这种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增加了政策应对的挑战。在国际环境纷繁变幻中,我们能否发现有效的政策应对策略?
未来展望:危机与机遇并存
在全球经济面临众多挑战之际,危机与机遇并行不悖。危机中,往往潜藏着新的发展契机。例如,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能,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危机来了,以及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挑战,均可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。
机遇虽然共存风险,把握时机与规避风险共存,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关键问题。我们能否在危机之中发掘机遇,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?
结语:我们是否真的能够避免“新大萧条”?
不仅因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经济波动,我们不得不探讨:“‘大萧条’重现的可能性是否存在?”这一问题关涉到每个个体的深入思考。